早期的长沙照相业

       清代同治年间,湘潭人尹金汤于里仁巷设立“长青阁”照相馆,开长沙摄影业之先河。但真正称得上照相馆的是1891年(光绪十七年)长沙西乡人瞿瑞卿在药王街开设的“镜蓉”照相馆,又作“镜蓉室”。1915年,“镜蓉室”改名为“镜中天”。后毁于1938年“文夕大火”。

       1917年11月21日,长沙人唐裕田等集资120股,开“锦华丽”照相馆,建四层楼房,置亭台各景,辟外苑花木,设男女分楼拍照,开首家兼营画像、绣庄。锦华丽在当时是长沙有名的集照相、湘绣于一体的照相馆,名为“锦华丽照相湘绣庄”。罗斯福总统50大寿的时候,慕名派人到“锦华丽”为其绣一张肖像,当时由优秀的设计师龙番生先生亲自设计,由于设计精美、工艺讲究,深得罗斯福总统的赞赏,指派专人奖四万美元给锦华丽,可是当时任国民党省主席的何健将四万美元据为己有,派军乐队送了一块“誉满全球”的匾给“锦华丽照相湘绣庄”,后毁于“文夕大火”。

       1926年后北伐战争胜利,我市照相馆的业务更趋繁荣,大批军人涌入照相馆,拍摄复员相片,由于数量多,难于一一清点装套,只好用箩筐装着,让顾客自己翻寻。当时全市有20多家照相馆,集中在短短的一条药王街就有十家之多。**的有“镜中天”、“锦华丽”、“华丰”、“裕兴”等大照相馆,这条街成为当时长沙市的繁华街道之一。